首页澳宝典正版资料库观点 即使再艰难,本土品牌也不能失守

即使再艰难,本土品牌也不能失守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3日 更新时间:2012-12-03T14:25:00
“中药”概念缩水,中资洗发水突围难,外资洗发水霸占国内七成市场。在国内头发护理市场,非本土品牌占有率已高达73%!“比起牙膏市场,洗发护理市场的"沦陷"更严重,本土品牌简直到了"举步维艰"的境地。”(12月1日 羊城晚报)   
据AC尼尔森07至 09年的数据显示,洗发水市场前10大品牌分别归属于宝洁、联合利华、丝宝和霸王。后两者分别是港资企业和广东本土品牌,它们苦苦地与跨国公司抗衡,但07年,德国拜尔斯多尔夫公司收购了丝宝集团旗下丝宝日化85%的股份。而前年,一场“二恶烷”事件重击霸王,截至今年上半年,该集团累计亏损逾10亿元。确实,本土日化品牌生存举步维艰,我国14亿人口这偌大的日化市场被跨国公司瓜分,本土品牌所占市场份额不足三成。但即使再艰难,本土品牌也不能失守。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本土日化除了上海家化、浙江纳爱斯、广东拉芳、广州霸王、广州迪彩等企业外,很多企业都“寄生”在三、四线城市,甚至直接“下乡”。据报道,有分析人士指出,外资在快消领域长驱直入,一方面是因为外资在该领域本来起步就早,加上丰富的市场经验和雄厚的资本,具有本土品牌无法比拟的优势;另一方面,本土消费者“崇洋媚外”,也使其如虎添翼。
的确,本土品牌存在原始资本积累的难题,许多领域都面临同样问题。联合利华自1929年组建,经过80多年的发展,现已在全球有400多个品牌。宝洁公司更是于1837年 创建,现在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在资本方面,本土品牌确是远远比不上,以至于要不生存艰难要不转行要不被收购。但是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并不久, 在外国品牌已完成原始积累并拓展全球的阶段,本土品牌受到影响是肯定的。然而,当初宝洁和联合利华在资本原始积累和前期发展阶段就是一帆风顺的吗?不同的 时代有不同的对策,本土日化品牌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获得生存发展空间,应密切注意市场动态,加大研发力度。
若说消费者“崇洋媚外”,不能这样一统而论,这涉及到消费者偏好的问题;也应该多想想,为什么消费者更青睐外国产品。宝洁目前在中国的品牌包括飘柔、潘婷、海飞丝、沙宣、舒肤佳、玉兰油、护舒宝、佳洁士、汰渍等20个;而联合利华拥有旁氏、力士、夏士莲、奥妙、中华、立顿黄牌、和路雪等13个品牌。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哪个集团旗下拥有多少品牌并不是真很清楚,一般都是依靠广告、价格、外包装、使用效果等因素来选择;并且国内品牌的制假售假让消费者产生“不信任”心理,这种心理会“由一向多”蔓延。
对比本土日化与国外日化,我们在外包装及广告制作等相关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以至于让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大打折扣。而本土品牌生存艰难,与自身品牌定位、经营方式、营销方式等存在问题以及不适应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有关。当年虽可凭“中药”概念风光无限,但固守“中药概念”的单线发展并不适合如今市场发展及消费者需求的趋向。本土日化应多借鉴对手品牌建设的经验,找准市场定位。
要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品牌战略、销售渠道、广告策略,这是提升本土品牌竞争力的需要;要摸清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心理需求,这是扩大本土品牌市场的前提。即使市场冷清突围不易,即使再艰难,但总会有突破口,其他领域也一样,本土品牌都得守住阵地。
文章来源:四川在线